- 2023-Architectural Record: 景观设计师“海绵城市”先行者俞孔坚获2023年奥伯兰德奖
- 2023-UNDRR: 中国海绵城市建设获国际大奖
- 2023-ArchDaily: “海绵城市”概念的引领者景观设计师俞孔坚荣获2023年奥伯兰德奖
- 2023-EFE: '海绵城市'拯救世界的城市规划模式
- 2023-Oberlander Prize|TCLF: 中国景观设计师俞孔坚,应对气候变化加速城市洪水的“海绵城市”概念引领者,获得2023奥伯兰德国际风景园林奖
- 2023-WELL LABS: 中国海绵城市崛起的背后是什么-- 一位前瞻性设计师和他的新增长模式
- 2023-FastCompany: 这位景观设计师将城市变成海绵
- 2023-NPR: 通过城市“海绵化”抵御洪水
- 2023-世界卫生组织: 海绵城市让人类更健康
- 2023-CNN: 城市设计应以水为友、与水共生
- 2022-美联社: 中国推进“海绵城市”应对气候挑战
- 2022-CGTN: 与自然共享:中国古代智慧增强城市韧性
- 2022-BRIGHTVIBES: “海绵城市”如何缓解气候变化
- 2022-Euronews: 海绵城市是什么?它能解决中国的水危机么?
- 2022-THRED: 把城市变为海绵可以使我们免受洪水的侵袭
- 2022-世界经济论坛: 应对全球海平面上升的6种方式
- 2022-BBC: 世界上最“海绵”的城市如何应对洪水
- 2022-POST:中国的“海绵城市”是什么?城市洪水解决方案正在全国各地进行试验,以应对日益致命的问题
- 2022-NZILA:海绵城市理念将在2022年第五届新西兰景观设计师大会上发表
- 2022-SMART:中国扩大海绵城市防洪建设
- 2022-纽约时报:把城市变成拯救生命和财产的海绵
- 2022-亚洲地产评论:全新的“生态文明”
- 2021-麻省理工科学评论:中国设计师提出人类需要“与洪水为友”
- 2021-财富杂志:中国“海绵城市“面临洪水的考验
- 2021-either/view:中国景观设计师用海绵理念治理洪水
- 2021-彭博社:为什么中国人要建设“海绵城市”
- 2021-凤凰网:北大教授俞孔坚-城市减排应坚持自然优先的规划理念
- 2021-BBC:应对气候变化,他将城市变为海绵
- 2021-欧洲新闻:中国的“海绵城市”是为防止洪灾的“革命性反思”
- 2021-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俞孔坚捍卫海绵城市理念
- 2021-自然资源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全球标准中文版及中国实践典型案例发布
- 2020-美媒参考消息网站: 中国倡建“海绵城市”应对洪灾,“把空间还给水”
- 2020-thatsmags:海平面上升将给中国人的生活带来哪些永久性变化?
- 2020-美国科学院:《中美可持续城市研究进展》报告中基于自然的解决途径及海绵城市研究成果受关注
- 2020-人民网:建海绵城市应摆脱工程思维——访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
- 2020-Radiichina: 认识推动“海绵城市”运动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设计师
- 2020-Frontiers:戈尔等全球学界领袖将在瑞士举行“健康地球” 论坛
- 2019-国家治理周刊:俞孔坚畅谈未来的生态城市与美好生活
- 2019-Greenroofs峰会:俞孔坚认为海绵城市从绿色家园开始
- 2019-世界经济论坛网站:北大俞孔坚关于海绵城市的学术成就
- 2019-澎湃新闻:集中学习城市建设如何用好生态美学
- 2019-北京大学新闻网:北大国土生态安全格局研究入选“50年来全球生态规划标志性成果”
- 2018-科学美国人专文评述:海绵城市——新一代雨洪管理
- 2018-新加坡知名杂志CUBES:俞孔坚教授专题采访——创造海绵城市
- 2018-悉尼先驱晨报:中国景观设计师以传统手段解决当代问题
- 2018-英国三大报刊之一卫报:把城市变成海绵——中国传统智慧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 2018-参考消息:英媒称中国古代智慧催生“海绵城市”:与水交朋友
- 2018-中国国土资源报:海口美舍河:一河春水竞东流
- 2018-经济网:俞孔坚:生态文明时代,景观设计学必须以生态为核心 2017-中国经济网:海绵城市建设要破除三大“迷信”
-
- 2017-海口新时空:“逢雨看海”如何解?“绿水青山”如何造?
- 2017-南海网:海口建设海绵城市实践 讲述美舍河治理故事
- 2016-新华网:俞孔坚:海绵城市建设存在六大问题
- 2016-人民网:建设海绵城市不是简单粗暴工程
- 2016-加拿大媒体:大城市可否借鉴海绵城市理念和中国土人的实践
- 2016-中国经济网:海绵城市建设可通过低成本和“低技术”来实现
- 2016-AHBE LAB:洛杉矶要建海绵城市金华燕尾洲是样板
- 2015-景观中国:中国“城市海绵”——金华燕尾洲获2015世界最佳景观奖
- 2015-住建部:海绵城市在行动—住建部举办全国海绵城市培训班陈政高作动员
- 2015-住建部:俞孔坚教授当选住建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导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2015-三亚市人民政府:让三亚望得见碧水青山记得住乡愁——俞孔坚专题讲座启发三亚城市建设
- 2015—现代水利周刊:俞孔坚构建美丽中国的水生态基础设施
- 2014-中国改革报:建"海绵城市" 让"看海"成为传说
- 2013-Architecture Norway:俞孔坚谈中国的景观规划——雨洪管理
- 2013-耶鲁大学E360:俞孔坚及土人在中国的生态设计实验创新
- 2013-重庆晚报:多建湿地公园医治城市内涝
- 2013-重庆晨报:城市中建生态廊道 让湿地成“绿色海绵”
- 2012-景观中国:应对城市洪涝的“绿色海绵”获2012全美景观设计杰出奖
- 2012-新京报:俞孔坚建议市政府建立“绿色海绵”解决北京雨洪灾害
- 2012-广州日报:“绿色海绵”解决内涝
- 2012-文汇报:“绿色海绵”巧解城市雨涝难题
- 2012-人民政协网:不能简单靠巨资建设排涝管网来解决城市雨洪
- 2009-中国六盘水网:让开放的河流与宜居城市相映生辉
- 2007-中国环境报:“反规划”之概念
- 2006-羊城晚报:让自然做功——城市河道设计的现代理念
- 2005-新华网:通向生态与人文的理想城市
2023 技术“敌托邦”的解药——基于自然治愈地球的中国模式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人们运用技术来解决城市所面临的各项挑战与困境。但风电、光电和水电实践中所产生的问题都证明单一“双碳”目标下的功能导向可能会带来潜在的“技术‘敌托邦’”。当现代技术无法解决环境问题时,基于自然的中国模式可以为技术“敌托邦”提供解药,让自然做功,以综合、系统的途径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中国千百年来积累的传统生态智慧为基于自然的中国模式奠定了基础。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基于自然的中国规划模式以寻求人文与自然之间的空间关系和空间格局,以及基于自然的中国设计和工程模式来提高自然修复的效率。基于自然的中国模式目前已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未来还需要对其进行绩效评估,通过科学数据揭示生态绩效的影响因素与调控机理,为当代实践提供参考。
2023 模式化景观途径营造低维护海绵城市: 泰国曼谷班加科特森林公园
在泰国曼谷繁华的城市中心地带,设计团队将一个前烟草工厂转变成了一座活力四射的新文化地标——班加科特森林公园。项目之初,设计团队面临场地上洪涝和干旱交替发生、北侧运河水体污染严重、可达性差、建设资金有限、工期紧张(仅18个月)等多重挑战。通过生态修复手段,设计将场地转变为了可提供全面生态系统服务且富有韧性的生态系统:设计后的公园可以拦截瞬时暴雨积洪并降低其破坏力、净化被污染的水体、调节旱涝,以及为野生动物提供亟需的栖息地。班加科特森林公园不仅成为了曼谷市中心及其周边地区最大的公共游憩空间,也为其他类似城市公共绿地设计实践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低维护、模式化途径。
2023 慢水
为什么经济再发达的城市,似乎对城市内涝也束手无策?甚至越发达洪水越严重?为什么同一块地方在不同时段会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还愈演愈烈?环顾全球、回望不同文明的历史,我们能否找到一些与水共存的成功模式?《慢水》跟踪不同水体的“生活习惯”,探索水如何穿越地上和地下空间, 如何与周围的生物互动,也探索水在不同时期造访各地给人们留下的记忆和教训。综合地质学、水文学、环境工程、景观设计、生态保护等各领域学者和工作者的观点,引介全球各地正在兴起的“慢水”运动,埃丽卡·吉斯在本书中发出预警,我们当前的城市化建设普遍采取让水加速离开地表的思路,选择排挤和侵占而非给水留出空间,这会引发深重的灾难:我们会缺少地表水、破坏湿地生态、增加碳排放,洪水会淹没城市,回到它最初占据的地方。我们付出巨量的经济、生态代价和人员伤亡,获得了控制水的假象,但事实上,水会赢到最后。而当我们关注水自身的需求,让渡空间,遵循水的本性,让水恢复到自然慢速阶段,我们能够获得保障用水、减少洪涝、改善环境和气候等方方面面的裨益。
2023 大脚革命与新桃源
本书是中国新城市主义领导者俞孔坚在建设规划领域数十年的思考和探索成果。这里有他对反自然的“小脚主义”美学观和建设规划进行的反思;有他对积累了千百年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的回顾。在此基础上,俞孔坚深入探讨了生态文明时代的生产生活方式、描绘了如何构建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并提出了实现这一目的之设计学途径。此间也有他对青年学生的寄语,多是人生感悟、分享初心,以期共勉。全书共五篇:第一篇桃源之殇,反思现代工业文明为人居环境带来的问题;第二篇桃源乡愁,回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之道,这不是怀旧,而是收拾被遗忘的人类千百年积累的经验智慧;第三篇新桃源憧憬,探讨生态文明时代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描绘如构建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第四篇设计科学与艺术,探讨实现新桃源的设计学途径,探索实现拯救与修复之道的科学技术和艺术;第五篇在途中,是番外篇,分享初心,感恩社会,勉励青年。
2022 中国海南三亚东岸湿地公园
经过三十年的密集开发,城市开发区的几乎所有水道都严重污染,并且布满了垃圾。为了保护和开发土地,建造了混凝土防洪墙,但这些墙摧毁了许多红树林,并消灭了河岸生境,同时也阻挡了海水潮汐和来自高地的暴雨水。此外,城市的防洪能力显著下降,导致日益增长的人口,包括季节性游客和移民,开始表达他们对更宜居且防洪能力更强的城市的需求。这类问题在许多中国城市已变得普遍;超过65%的中国城市正遭受洪水淹没,超过75%的地表水受到污染。面对如此巨大的挑战,仅依靠传统的灰色或结构性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显得不足。作为“海绵城市”运动的一部分,非结构性替代方案或绿色基础设施如今正在被更广泛地应用。
2022 中国哈尔滨群力公园
2006年,哈尔滨东郊的新城区群力新城开始规划。这个新城区占地2733公顷,预计将有超过三十万人居住。虽然约16.4%的土地被划分为可渗透的绿地空间,但大部分原来的平坦平原将被不可渗透的混凝土覆盖。这里的年降雨量为567毫米,其中6月至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到70%。这里经常发生洪水和积水现象。
2021 理想人居溯本——从非洲草原到桃花源
本书以人类进化和文化的生态经验为主线,结合作者多年来大量的实地考察资料,揭示了中国文化中的理想人居景观模式,如山水画、山水诗及园林艺术中的景观,与日常行为和统计心理学的理想景观模式等具有的共同结构特征,从而对中国景观理论进行了地理、文化、生物和哲学意义上的阐释。与此同时,作者尝试揭示人类理想的景观及其深层含义,对美好居住环境的创造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作者十多年来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探索中国人和中国文化中的理想人居并揭示其背后的意义。本书对于发展和谐、宜居、可持续发展的新人居环境,实现生态城市的建设,具有较强的现实关照作用。
2021 构建和修复一个健康的水生态系统
洪涝灾害正越发频繁地造访城市,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这反映出现代城市缺乏应对不确定的自然灾害的韧性,以及整体水生态系统处于病态的现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水生态系统的安全与健康正面临着严峻挑战。笔者强调了从系统层面出发探讨水相关问题的必要性,认为应从生态系统服务的视角来理解、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系统,并评价其健康状态。只有赋予水充足的空间,从宏观–中观–微观尺度构建水安全格局,才能有效提高水生态系统韧性、修复水生环境与生境,进而重建水与人类和谐共生的关系,滋养健康繁荣的生态文明。
2021 徽州传统水文化景观的结构特征与当代价值
水文化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而传统水文化景观作为水文化的重要载体,其研究和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提出水文化景观概念,即人类通过水事活动对其所处环境进行改造而产生的景观,是人类对水利用、改造和管理的综合结果。徽州传统水文化景观持续了上千年,作为一个系统概念,集中展现了徽人的生态智慧:以塘、堨、水口为代表的各构成要素相互依存,形成了聚落、农田、河流等景观组分,并适应了盆地、溪谷、山丘等地貌条件,构建了城镇、村落及生产的水安全格局。徽州传统水文化景观依赖于长期的维护和管理,是徽人的生活基础和徽文化的表征。徽州传统水文化景观是当代水利建设和管理的重要补充,是海绵国土的重要生态基础设施,也是遗产保护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资源。
2021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黄河滩区生态修复模式探索——以郑州黄河滩地公园规划设计为例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带,黄河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下游的黄河滩地对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黄河下游滩区自然环境相对复杂,加之受到防洪政策、农业活动、村庄建设、生产堤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自然生态系统遭受到较大破坏,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损严重,影响黄河流域的健康发展。郑州黄河滩地公园规划设计项目通过科学识别黄河嫩滩、二滩和高滩的特征,落实分区、分类施策的三滩生态修复措施,突出黄河滩地原真性和自然特色,完善供给、调节、支持、文化全方位的生态系统服务;同时引入沿黄慢行系统与休闲创意产业,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提升获得高品质的文化感知与休闲体验,推动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统筹应对黄河滩区防洪安全、生态安全、绿色发展等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黄河下游滩区生态治理与绿色发展提供参考。
2021 望山生活:基于自然的乡村振兴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2021年6月23日,我国自然资源部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北京联合举办发布会,发布了《IUCN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全球标准》(中文版)和《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中国实践典型案例》。
2021 棕地再生——2020河北省第四届(邯郸)园林博览会设计实践与技术应用
邯郸园博园位于邯郸市复兴区,是邯郸的母亲河—沁河汇入邯郸市的源头,后因城市扩张以及工业发展,这里变成垃圾遍地、臭水横流的工业废弃地。土人设计以“山水邯郸,绿色复兴”为设计主题,用当代的技术、当代的设计、当代的语言,尝试修复生态基底,重塑绿色环境,践行“海绵城市”与“城市双修”的理论,让复兴区实现由“工业污染区”向“绿色生态区”的华丽转身 ,大幅度提升所在区域的蓝绿空间占比。不仅满足河北省第四届园林博览会的使用需求,还补充了邯郸城市缺少大规模公共绿地的功能短板,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成为生态秀美、业态丰富的城市新发展引擎。在“园博效应”的带动下,以“园”带“城”,为复兴区和邯郸市的商贸、旅游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本次邯郸园博会项目的总体设计,是一次城市生态修复的成功案例,也是国内完全采用现代园林设计手法完成的首个园博会项目,是一次 EPC 项目协作的经验积累,也是对棕地再生设计的一次全面归纳,本书中土人设计总结出规划、 建筑、景观实践的做法,以期为对未来同类项目的技术推广起到示范作用。
2020 桃花源与生存的艺术:我的治愈地球之旅
10月8日,国际景观学与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2020年杰弗里·杰里科爵士奖揭晓,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教授俞孔坚荣获该奖项。这是国际景观学与风景园林界授予具有杰出贡献的景观设计师和学者的最高终身成就奖。颁奖典礼上,俞孔坚发表主题演讲,回顾了自己的学术与实践生涯,本文为此次演讲实录。回顾过去,俞孔坚认为,他的乡村景观体验融合了现代的景观和城市主义概念、可持续性和美学观,使他有能力应对当今行业所面临的一些常见挑战。当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他认为,这正是值得我们清醒反思人类与赖以生存的自然世界之间关系的时刻。但他也相信,在疾病的流行及气候变化等危机下,景观设计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景观不仅可以治愈身心,还可以治愈地球本身。
2020 两种文明的斗争: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之间存在世界观、方法论和技术论层面的对抗。笔者曾参与了4次与工业文明相抗争的行动:云南大理双鸳溪河道硬化和渠化工程反对运动,但最终未能挽救这一积累了千万年的自然资产的流失;同样以失败告终的北京河流工程化抵制行动,揭示了河流工程化对城市生态韧性的巨大破坏力;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大辩论"的初步胜利象征着对中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一次启蒙;2012年"7·21北京特大暴雨"事件使人反思城市排水系统问题,推动了利用自然途径建立"绿色海绵"的全国性运动。基于此,笔者认为,保护自然和基于自然来解决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所产生的诸多环境问题将是一条充满艰辛的城市发展必由之路,也是解决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人类终将借助自然力量—而非依赖工业文明的工程技术手段—缓解环境危机、塑造城市韧性并实现社会进步。
2020 基于自然,让自然做工: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修复之本
笔者近来造访了三座在人居环境上颇具挑战性的城市,对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为应对洪水、满足城市供水,城市建设日渐侵蚀自然生态基础设施,导致当地水资源逐渐耗尽、城市下沉,当地富有特色的水上田园也消失殆尽;在孟加拉首都达卡,水体污染问题严峻,城市公园弥足珍贵,成为了人们少有的喘息之地;在泰国首都曼谷,为应对洪水而增建的闸门使得昔日繁荣的运河光景不再,水上社区和街市逐渐荒废,城市道路拥堵和大气污染随之而来。所有这些都是国土空间的规划问题,其核心和关键是如何在自然基底中为发展中的城市选址,以及如何在城市的基底中保留和完善生态基础设施。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修复之根本是让自然做功,并收获自然所提供的免费生态系统服务。这是人类福祉的基础,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2020 城市化背景下陂塘水文调节能力变化研究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陂塘等小型水体的数量和面积大幅度减少,区域水文调节能力受到显著影响。以重庆两江新区肖家河和后河流域为例,以2000、2012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利用定量化模拟计算方法,分析了城市化前后陂塘在不同水文年份下拦蓄地表径流、灌溉农作物和削减峰值径流能力的变化。研究表明,城市化后陂塘的消失使研究区在遇丰水年时的洪涝适应能力和遇枯水年时的干旱适应能力大大减弱。陂塘旱涝调节能力显著降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枯水年的作物供水量减少了近1/10;平水年、偏丰水年和丰水年间的年雨水调蓄量减少了约1/3;对单次暴雨的洪峰削减能力减少了近1/4。
2019 生态文明理念下美丽城市的规划设计与建设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人类对美好城市的憧憬下进行城市规划建设时,由于时代的局限,由于城市决策者、规划者和建设者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局限等,城市往往丑态百出、百病缠身,集中表现为城市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因此,在生态文明的理念下,如何保障自然的生态系统服务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关键所在。城市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这一目标可通过四个途径来实现:一、以生态优先的规划方法,重建城市与自然和谐的空间格局;二、道法自然,以自然的生态系统服务为导向,健全生态基础设施,修复和重建被破坏的生态系统;三、通过城市设计和城市修补,完善城市功能布局及形态;四、通过倡导循环经济,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维护自然的健康。综上即为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城市规划设计的哲学、科学与艺术的关键之处。
2019 道法自然的增强设计:大面积快速水生态修复途径的探索
农民利用千百年积累的生态智慧,通过简单而有效的方法,用最少的投入,实现大面积的改变,营造可持续的、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地球表面景观。文章探讨了如何重新发掘农民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进行大面积水生态修复的理念、方法和案例。基于作者及其团队20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传统生态智慧—模式提炼—增强设计—运行检测(POE)—模块技术—现代生态修复工程"的研究和实践路径,将传统农耕生态智慧进行了增强设计,形成了模块化的当代生态工程技术,用于大面积国土生态修复,尤其是以水为核心的生态过程与景观的生态修复,在全国200多个城市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中进行实践并得到检验。
2019 设计生态系统绩效研究专题导读
面对全球,特别是中国大范围的生态与环境问题,设计生态学应运而生: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关系,修复、重建甚至创造基于自然的生态系统,已经成为当下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途径。人类有关生态科学的研究成果、古老文明的生态智慧积累和当代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设计生态的三大灵感源泉,使设计的生态具有基于自然的、以综合生态系统服务为导向的、科学和艺术完美结合的特质。本专栏发表了对若干人工设计生态系统的绩效研究,研究结果已经给设计生态学在解决中国当下生态与环境问题的前景带来希望,尤其在城乡大规模生态修复方面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设计生态学必将成为生态文明时代的一门崭新而极富挑战的新学科。
2019 水生态空间红线概念、划定方法及实证研究
我国面临着多方面、复杂的水生态问题:洪涝、干旱、水质污染、水生生境丧失以及人水关系日益疏远等等。解决这些问题,不能依赖单一目标的灰色工程方法,而必须从维护和保育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出发,来系统地解决问题。为此,如何定义一个相对完整的水生态系统的边界、划定维护其安全和健康的底线,即水生态空间红线,是用生态方法综合解决水问题的基础性的工作。研究提出了以保护水生态系统的综合生态服务为核心的水生态空间红线概念;提出了以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为基础的水生态空间红线划定方法和"水生态问题分析-水生态过程模拟和评价-水生态安全等级划分-水生态安全格局判定-水生态空间红线的划定"技术流程,分别划定水资源供给保护、水文调节保护、水生命支持和水文化保护四种类型的水生态保护空间红线,在此基础上,整合为综合的水生态空间红线,它呈现为对水生态过程具有关键意义的点、线、面和空间联系所构成的空间格局,并以雁栖湖流域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2019 城市与自然生态
本套书以“城乡发展基本规律和绿色发展基本原则”为总论,围绕人与自然、指标体系、支撑体系、区域一体化、城乡关系、规划体系、居住保障、城市形态、社区建设等10个主题,向住建部管理人员普及绿色发展理论。本书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主线,重点论述绿色发展理念、城市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基本要求等。推动“致力于绿色发展的城乡建设”,关键在人。为帮助各级党委政府和城乡建设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更好地理解推动“致力于绿色发展的城乡建设”的初心和使命,组织专家编写了这套以“致力于绿色发展的城乡建设”为主题的教材。这套教材聚焦城乡建设的12 个主要领域,分专题阐述了不同领域推动绿色发展的理念、方法和路径,以专业的视角、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阐述推动“致力于绿色发展的城乡建设”应当怎么看、怎么想、怎么干”。
2018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逻辑
云南坝美,可能曾经是中国大地上最后一处"桃花源"。这里有良田美池,群山环绕,只能乘船出入,人们生活怡然自得。但当我慕名前往之时,一切都已变得面目全非。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开发商或工程公司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抑或是源于当地人对发展的诉求。可是如此发展,其价值也将消失殆尽,所谓的"经济效益"也将荡然无存。人们对于经济效益的追求并没有错,错在于决策者们不懂得生态和美,而生态和美才是经济效益的保障。
2018 海绵城市十讲
书中指出,中国当代城市建设需要倡导一种“大脚”美学,它包括两个关键的战略:第一,用“逆向规划”解放和恢复自然之大脚,改变现有的城市发展建设规划模式,建立一套生态基础设施,提供生态系统服务,改变原有的机械的思维方式。第二,必须倡导基于生态与环境伦理的新美学――大脚美学,认识到自然是美的,崇尚野草之美、健康的生态过程与格局之美、丰产之美,认识到大脚的美是环保的、健康的、丰产的、生机勃勃的,是一种新时代的美。俞孔坚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当前时代呼唤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道。而“海绵城市”应对了世界性难题,展示了中国特色的生态之道。【详细】
2017 海绵城市技术探索之集成 《海绵城市景观工程图集》
这本图集是集土人设计近20年的“海绵城市”景观设计的一些技术探索之集成,在俞孔坚教授的带领下,历经三年的酝酿、通过反复筛选、优化和多名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的审查,终于编织完成。主要针对景观工程设计行业的相关人群使用,适用于景观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一系列可复制的工程做法,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以工程详图为基础,配有实际建成项目案例的实景照片做辅助,让相关设计人员对图纸和建成项目实际效果有着充分的了解和认识。【详细】
2017 Constructed Wetland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这本书阐释了精心规划设计的人工湿地功能和性能如何为人类和环境提供各种各样的效益。它记录了自由水面湿地、水平和垂直潜流湿地、混合湿地和生物滞留池的当前设计和规范;探索怎样规划、建造、设计和监测这些自然系统。书中结合美国、欧洲和中国的案例进行说明城市洪水管理、雨水治理和绿色基础设施策略。【详细】
2016 论生态治水:“海绵城市”与“海绵国土”
“海绵城市”是一种雨洪管理和生态治水的哲学、理论和方法体系。它是建立在生态基础设施之上的生态型城市建设模式。以综合生态系统服务为导向,用生态学的原理,用国土和区域生态规划的方法以及景观设计学的途径与技术,来实现生态防洪、水质净化、地下水补给等综合目标。它必须放在综合解决中国面临的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问题,从区域到局地尺度上探索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以及美丽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来理解,因此“海绵城市”的建设也就是“海绵国土”的建设。它们将以其中国性和国际先进性的结合,成为实现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途径。【详细】
2016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上 / 下)
该书是俞孔坚及其团队近20年的研究和实践成果之集大成者。他提出了系统解决以水为核心的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方法论—通过建立生态基础设施(即绿色海绵系统),来系统地、综合地解决城市水及其他生态与环境问题,并将保障和提高生态系统服务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详细】
2015 海绵城市的三大关键策略——消纳、减速与适应
"海绵城市"的概念被官方文件采用,代表着生态雨洪管理思想和技术已经从学界走向管理层面,并在实践中得有力的推广。但是,相关操作指南在具体技术层面的诠释未能摆脱对"工程性措施"的依赖。"海绵城市"实际上是建立在反思工业化城市建设模式的新概念,强调用人水共生的理念,用系统的方法和整合的生态技术,解决城市中的水问题;同时"海绵城市"也为城市的建筑与基础设施建设如何适应洪涝,提出了与自然过程相适应的策略。"海绵"的概念不但应在城市范围内体现,也应该在区域和国土范围内体现,我们的目标应该是海绵国土。【详细】
2015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景观安全格局等理论,结合北京市、六盘水市以及哈尔滨群力国家湿地公园等案例,阐述了“海绵城市”概念的源起、发展、内涵和构建方法体系,指出“海绵城市”有别于传统的工程依赖性治水思路和“灰色”基础设施,作为一种生态途径,构建核心在于建立跨尺度的水生态基础设施,以综合解决中国城乡突出的水问题,并对未来“海绵城市”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详细】
2015 "海绵"的哲学
慢下来而非快起来,滞蓄而非排泄,"海绵"的哲学是将水流慢下来,让它变得心平气和,而不再狂野可怖;让它有机会下渗,滋养生命万物;让它有时间净化自身,更让它有机会服务人类。弹性应对,而非刚性对抗:当代工程治水忘掉了中国古典哲学的精髓—以柔克刚,却崇尚起"严防死守"的对抗哲学。千百年来的防洪抗洪经验告诉我们,当人类用貌似坚不可摧的防线顽固抵御洪水之时,洪水的破堤反击便不远矣。"海绵"的哲学是弹性,化对抗为和谐共生。如果我们崇尚"智者乐水"的哲学,那么,理水的最高智慧便是以柔克刚。【详细】
2014 《〈六盘水建议〉——重视新型城市化背景下水生态文明与水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加强水国情和水文化教育,普及正确的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利用的新知识与新观念,倡导水的完全价值观和生命之水的系统观,倡导节约用水、循环用水、科学用水。 ——落实中央提出的“完善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从国土生态安全、粮食安全高度重视水问题,努力恢复水系统生态,建立对水资源和水系统进行综合管理的科学化制度。 ——将水作为生态系统的关键介质与国家战略性资源,将河湖水系统作为国土生态安全的关键性元素和骨架,建立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倡导以生态安全格局为前提的国土开发和城镇建设的“反规划”途径。 ——避免粗暴的河道渠化、硬化和水坝工程,倡导以蓄水、滞洪和水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的生态治水理念,在国土、区域和城乡各个尺度上建立“海绵”系统。 【详细】
2013 景观作为生态基础设施
我不是无为主义者,更不是在否定人类的当代文明,我是在呼唤更智慧、更文明和更系统地整合自然与人文过程的新型的基础设施—生态基础设施。也就是将景观作为基础设施,来系统地解决当代城市的种种病症,包括区域和局地的洪涝灾害、干旱、水和土壤的污染、生物多样性的消失、日常出行的困难、对自然的疏离、环境体验的枯燥、社区认同感的淡薄等。它将给我们带来新的城市图景:丰产、节约、基于自然系统而不乏人类智慧的创造、弹性的和充满诗情画意的新桃源,低碳、智慧、生态的新生活;它将推动我们创造新的文化,引导我们走向新的文明,即生态文明。 【详细】
2012 让雨洪不是灾害,而成福音
对待中国的城市雨洪,正确、简单、高效而经济的做法是建立城市“绿色海绵”系统,利用绿地滞留和净化雨水,回补地下水,滋润土地和地表生命植被。一个简单的算数是,只要城市的绿地标高普遍低于道路20公分,我们的城市就可避免雨涝灾害;同时,利用大多数城市都有的河流湖塘,承担雨涝调蓄的功能。古代中国城市适应内涝的智慧之一是将城市建在水中央或者把水留在城市中和城市四周。但目前这些绿地和自然水系并没有很好发挥滞蓄雨洪的作用,却往往成为城市的负担。原因之一是它们分属不同部门管辖,有各自不同的利益和目标。 【详细】
2012 俞孔坚:让雨复活吧
小时候的雨落到地上,消失在路边的草丛或是长满庄稼的地里,滋润着地上的草木。连续的降雨之后,路边、河边的草滩便开始像海绵一样,吸纳着雨水,然后缓慢释放,流入池塘。经历漫长旱季的池塘登时充满了生机,青蛙从四周汇聚,蛙鸣在雨后响起…… 因此,我要呼号,快让那天外来雨复活吧!不要再用钢管和水泥捆绑那柔软的雨水了,让她重见阳光和绿荫,给她留下可以回归土地的草滩,可以流向河湖的绿道,可以滞留与净化的洼地,还有那大大小小的湿地,接受她那滋润万物的善良和温存。 【详细】
2012 建筑与水涝共生: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
利用景观滞留和净化雨水来起到海绵的作用,是常规市政工程以外的,能对城市雨洪水管理发挥很大作用的很好途径。刚获得2012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杰出设计奖的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就是运用这种方法的实例,它整合了大尺度雨洪景观管理和城市乡土生境的保护、地下水补充、居民休想和审美体验等多种功能,对综合而明智地解决城市雨洪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详细】
2009 国土尺度生态安全格局
巨大的人口压力和相对有限的资源,脆弱的生态系统,加上史无前例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速度与规模,对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问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必须明智地进行土地的规划和利用,通过国土尺度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为明智的保护和发展提供科学的空间区划。 【详细】
2007 黄泛平原古城镇洪涝经验及其适应性景观
黄河以其善淤、善决、善徙的个性,塑造了黄泛平原上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本文以黄泛平原的古代城镇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黄河泛滥区城镇的洪涝灾害经验,总结了古代城市三大主要防洪治涝的适应性景观遗产:择高地而居,城墙和护城堤,以及蓄水坑塘。这些文化景观折射了黄泛平原特有环境下真实的人地关系,饱含着古人应对洪涝灾害的生存经验,对今天的城市水系治理、防洪治涝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等仍大有裨益。 【详细】
2005 论“反规划”
指出导致系统性的、全国性的城市环境危机和城市功能与结构混乱的主要根源之一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规模――性质――空间布局”为模式的物质空间规划编制方法论;基于现行方法论的城市空间发展规划是一种建立在不确定基础上的空中楼阁。在此基础上提出“反规划”途径:强调一种逆向的规划过程,“负”的规划成果,即生态基础设施,用它来引导和框限城市的空间发展。 文章强调,人地关系的和谐是解决一切城市问题的关键。“反规划”途径试图通过建立保障自然来人文过程安全和健康的景观安全格局,来综合地解决国土生态安全问题、城市的功能结构问题、交通问题、城市特色以及城市的形态问题。【详细】
2001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
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是城市及其居民持续获得自然生态服务的保障。面对中国未来巨大的城市化前景,前瞻性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本文提出了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境系统;维护和恢复河流和海岸的自然形态;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将城郊防护林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建立无汽车绿色通道;开放专用绿地;建立乡土植物苗圃基地等十大战略。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