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海南日报:双修双城走出“三亚制造”

2016-09-26 作者:林诗婷 孙婧 来源:海南日报


9月21日,俯瞰三亚青梅港红树林湿地保护区,绿意盎然。 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摄



  城市形态风貌失控、生态环境被破坏、城市交通拥堵、违法建筑蔓延……伴随着中国高速发展,类似的城市“通病”并不鲜见。城市该如何发展?如何让人民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满足感?


  作为292个地级市中“双修”“双城”综合试点城市,三亚率先探路。一年多实践,喊停房地产项目改建果园、公园,修补“秃山”还原“葱绿山体”,建设海绵城市解决“逢雨看海”,修复河岸线生态引来“白鹭飞”……


  不遵常规、未参范本,一场名为“三亚制造”的城市发展革命,正不断为美丽中国发展提供新注脚。


  生态欠账,一系列城市诟病亟待治理


  整齐划一的楼房、改弯取直的河流、雄伟的拦河大坝……这些在城镇化进程中我们已习以为常的风景,在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眼中,却是病态的。


  当前,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1.3%,社会经济和城镇化发展进入到重要的转型期。随着城市人口、建设规模和经济活动的不断扩张,生态环境压力增大、基础设施配套相对滞后、城市形态风貌失控等城市病随之而来,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组数据触目惊心:2011年至2013年期间,中国消耗了66亿吨水泥,超过美国在整个20世纪的消耗量。


  “水泥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是生态的持续恶化。


  “中国过去的快速发展,获得了巨大的增量,但建设品质存在着许多缺憾。”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院长杨保军指出,弥补生态环境、城市景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历史欠账刻不容缓。


  与其它饱受城市诟病的城市一样,三亚也面临着“还账”难题。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提倡的“大脚美学”、“反规划”等全新概念,为三亚发展带来转机。


  他主张的“大脚革命”,反对过度修饰的景观和城市,倡导健康的、基于生态与环境伦理的新美学,还城市以自然和生态,解放和恢复自然的“大脚”;他还提出“反规划”观点——先建设生态基础设施。“先考虑水怎么流、人怎么步行,最后才考虑汽车怎么走。人要最方便,才是生态城市。”俞孔坚解释道。


  生态环境是三亚的核心竞争力,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大脚美学”的观点与三亚让绿于民、让路于民、让景于民、让海于民的内涵式发展理念不谋而合。


  头脑风暴,“请进来,走出去”带来新思路


  作为中国过去30年轰轰烈烈城镇化的一个缩影,“三亚速度”令人惊叹,但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城市病症”,也令人堪忧。


  “未来三亚需内外兼修,要注重生态和人文,克服以往城市发展的弊端,打造人性化与自然和谐的经典之城。” 杨保军建议。


  思则变,变则通。


  作为全国唯一“双修”“双城”试点城市,并无范本,一切皆从零开始。为打造城市内涵式发展之路,三亚先行“探路”。


  “头脑风暴”开始了。


  去年12月,中国规划设计院53人专家团队驻扎三亚,涉及领域包括水务、交通、风景、照明等,对三亚全市进行了摸底调查,规划“双修”蓝图。经过50余次与相关部门、区对接协调,10余次参与项目审查会、指导协调会,编制完成《三亚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总体规划》、《三亚市海绵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等6项规划。


  同时,俞孔坚、杨保军等专家多次受邀到三亚参观、讲学,其所带来的“大脚美学”、“反规划”、“生态思维重于景观思维”等全新理念,也为三亚探索注入新的活力。


  请进来,还要走出去。


  去年6月,三亚选派住建、规划、水务、园林相关干部组成学习小组赴新加坡考察,学习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方面的经验,以此拓宽视野、探索可鉴之处。


  “‘水缺、水忧、水患’是目前三亚城市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新加坡的水循环系统建设和地下管廊建设,其经验可学可鉴。”……随着三亚丈量世界的脚步不断推进,一系列思想的火花相继碰撞,“双修”“双城”之路逐渐明朗。


  踏实实践,做先行的“探路者”


  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在“大脚美学”等理念指导下,三亚先行试水,“双修”“双城”建设稳定推进,一项项待办事项清单有序开展,一件件艰巨任务也逐一完成。


  在生态修复方面,23.7万平方米的受损山体重披绿衣,15平方公里的三亚湾原生植被得以保护、恢复,82.2公里的污水管网涤清三亚河;


  城市修补方面,10561栋违法建筑依法拆除,金鸡岭生态公园、东岸湿地公园、红树林生态公园、市民果园等公园从无到有,绿道、水系串联。同时,主城区三分之二范围全面开展海绵化改造,打造“海绵城市”;39.1公里的综合管廊建设相继开工……


  一年多来,三亚围绕“山、海、河、城”绘制蓝图,交出了一份可喜成绩单。


  法不禁,万皆允。为巩固“双修”工作成果,强化法制保障,经过近3个月的“开门立法”和前后八易其稿,三亚市首部地方性法规《白鹭公园保护管理规定》制定出台。执法5天,开出13张罚单!三亚也因此成为全国首个出台地方性法规的城市。


  此后,着眼于实际,三亚积极回应实践中急需解决的管理难题,又起草了《山体保护条例》、《海岸带保护规定》等地方法规,制定了《三亚河水污染治理行动方案》等14项部门管理规定,颁布了6部技术标准和建设导则。


  “摸着石头过河”的“双修”“双城”工作,随着政策、法规、标准的相继出台,逐步变得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而三亚,也将在这场城市转型发展之战中,占据优势高地。


文章来源:海南日报

原文链接:http://hnrb.hinews.cn/html/2016-09/26/content_17_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