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金华日报:金华籍设计大师俞孔坚再获大奖

2016-09-05 来源:金华日报

  昨天中午,美国当地时间9月1日,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官方公布了2016年度获奖者,由金华籍景观设计大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俞孔坚教授带领的北京大学和“土人设计”团队设计的衢州鹿鸣公园,获得2016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综合设计类荣誉奖。这是俞孔坚教授和他领导的团队获得的第12个备受世界瞩目的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设计大奖。


  金华人看这个公园一定会觉得亲切,因为这个公园与2015年获得世界景观设计大奖的金华燕尾洲公园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


俞孔坚讲鹿鸣公园的特点


  衢州鹿鸣公园位于衢州市西区石梁溪西岸,处于衢州市的新城中心(商业、行政中心)之核心地段,是高密度城市建筑之中的一片“绿洲”。设计师将具有生产性的农业景观与低维护的乡土植物融于景观设计之中,创造出了一个丰产而美丽的城市公园。


  整个公园占地约32公顷,被高强度开发的城镇环绕,现场地形复杂,有高地的红砂岩丘陵地貌、河滩沙洲,也有平坦的农田,灌丛和荒草,沿河岸有枫杨林带。场地中间还分布着一些乡土景观遗产,如乡间卵石驿道和凉亭,灌溉用的水渠和提水站。在当下的城镇化过程中,此类场地被视为杂乱丑陋而毫无价值,历史文化遗产价值更无从谈起,惯常的处理方式是粗暴地铲平。


  俞孔坚认为,公园应该是一个多功能的绿色空间,为市民提供休闲的机会。他带着景观设计师们作了探索创新,宏观上旨在应对当下的危机,包括气候变化、食品安全、能源安全、水资源短缺等,同时又让景观具备生产性和低维护性的景观新美学。项目中运用的理念包括“与洪水为友”、“都市农业”、“最小干预”等,在利用山水格局和自然植被的基础上,通过栈道系统构建的游憩网络来连接山水和植被并实现景观的改造。


  俞孔坚教授介绍,鹿鸣公园有几个特点,这些特点其实都与燕尾洲公园有传承、深化等关系。


  特点一,保留乡土景观本底,场地原有的景观基地及自然生境完整保留。红砂岩体、自然植被(包括野草和灌丛)、原有的农田水系、原有的河岸树木等均完整保留。场地的文化景观遗址,如驿道凉亭、灌溉设施也都完整保存下来,并对它们进行修复。这些自然和文化特色为景观创造出丰富的意义和特质。


  特点二,丰产而富于变化的都市田园。在保留原有植被的基础之上,引植了生产性作物,四季轮作:春天是油菜花,夏季和秋日是向日葵,早冬是荞麦,并轮作了绚丽的草本野花。草甸上一片片低维护的野菊花是很好的中药。同时,还有两处大草坪供人们露营、运动、儿童嬉戏。植物设计吸引着人们在不同季节到园中举行活动。


  特点三,与水为友的绿色海绵。公园里原有的自然地表径流系统完全保留,并设计了一系列生态滞水泡子,截留场地内的雨水,滋润场地土壤,且园内所有的铺装皆为可渗透铺装。原有的和正在建设的水泥堤岸被全部取消和拆除,园中的凉亭也采用了弹性设计,高架于洪水淹没线之上。


  特点四,山水之上的体验框架。通过栈桥、步道系统,及多处亭台,组成环形的游览网络,为游客创造了丰富的景观游赏体验。场地中遗留下的凉亭,原是为田间劳作的农人提供午餐和休憩的地方,为公园的凉亭的设计带来启发,使它们带有乡土特征。漂浮于斑斓的景观之上,一步一景,成功地将生产性植被和绚丽自然风光转变成游客可直观体验的多层次互动游赏景观。


  特点五,环境解说系统讲述场地故事。沿着人的体验系统,设计了一个完整的解说系统,讲述着场地自然与人文的故事。


  这个公园建成后,一下就成了衢州的新名片,成了活力热闹的城市绿洲。


燕尾洲公园成了六大样板之一


  事实上,记者看到《人民日报》7月25日有一篇题为《让河道有消化水患的“胃”》的文章,提到金华的燕尾洲公园,用的是燕尾洲今年6月安然渡过特大洪水的例子,肯定了俞孔坚海绵城市理论,指出建设海绵城市应遵循三大关键策略———消纳、减速与适应。


  前段时间,记者在网络上欣赏了几个俞孔坚在世界各地宣讲“大脚革命”理论的演讲,他提倡可持续的“大脚美学”,反对扭曲的、矫揉造作的、华而不实的“小脚美学”。提出要达成全球尺度的协作,共享知识、共同对抗来自世界各地的环境危机,通过景观设计达到构建和分享生存技术的智慧,来应对洪水、干旱和食物生产等挑战,而不是简单地装饰花园,取悦精英的消遣。提倡学生们向农民学习,向不同气候和环境条件下的本土可持续景观实践知识与智慧学习,建立一个面对多样环境挑战的专业实践智慧库。


  俞孔坚的观察视角从中国经验出发,寻找世界共同问题的普适性解决方案。同时,他认为已经经过检验的美国和欧洲的现代景观设计学理论和实践体系已成为救世济民的良药,需要推而广之,但这并非全部,而中国5000年的生存智慧,特别是农耕智慧,将极大丰富世界景观设计学应对全球性环境与生态危机的策略。俞孔坚及其北大和土人的近20年研究和实践已经向世界证明了这一点。


  10天前,记者收到俞孔坚教授通过微信发来的两张照片,一张是vision杂志的封面,印着一张黑人的脸。原来它是一本来自阿联酋的季刊英语杂志,是阿联酋第二大出版杂志,主要提供对商业,音乐,文化,生活以及体育方面不同的视野与见解。


  另一张照片就是该杂志翻开的内页。咦,画面怎么这么熟悉?这不是我们金华的燕尾洲公园吗?果然是。原来,这期杂志的“社会空间”栏目推出了六个由世界名人评选出的世界上他们最喜欢的地方,其中之一,就是金华的燕尾洲公园。


  燕尾洲公园旁边配的是英语文章,大致翻译一下,是说:“每个城市都会有一些关键的场所区域吸引人们前来或是交易、娱乐、庆祝、集会、休闲等,在一些城市,这样的公共场所已经作为城市的心脏几个世纪了。还有一些城市,这些公共空间则是在近期的努力下建成的,使城市空间变得更加开放,城市更加宜居。无论创造这些公共空间的初衷如何,这些场所通常都充当使人们从拥挤的都市生活中缓和下来的角色,为放慢生活的节奏提供机遇和各式各样的休闲活动。”


  “对于这类公园和公共空间的规划需要有长远的眼光,同时需要勇气将有价值的土地与建筑作为公共的空间而不是供私人使用。同时需要规划者、开发商以及设计师们参与,他们的职责是去识别和回应每个群体不同的需求。如果他们理解正确,那么就会建造出如古罗马的广场或是纽约中央公园这样成功的案例。”


  文章中还说:“公共空间的功能———人们可以集会或者独处———强调了对于公共空间规划的重要性。城市化的进程使得城市的公共空间越来越稀缺,世界上最棒的公园、广场以及公共场所为未来的城市如何发展提供了灵感。”


  在这篇文章中,6位专家解释了一个完美的公共空间是什么样的。他们举出的一个最重要的例子,就是土人设计的作品———金华燕尾洲公园。说它“2015年建成,位于浙江金华三江交汇处。这个26公顷的公园毗邻中国婺剧院,是一个具备防洪功能,同时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的可持续景观。公园包含了一系列穿过河道和湿地并且相互连接的漫步桥。燕尾洲公园曾获得2015年世界建筑节年度景观奖。”“燕尾洲公园具备防洪作用的多功能景观以应对季节性洪水。在旱季,游客可以在公园里享受滨水空间,探索各种私密性、亲水性的空间。桥梁与步道将城市与自然相连。燕尾洲公园赋予了金华市新的标签”……


文章来源:金华日报

原文链接:http://tech.gmw.cn/newspaper/2016-09/03/content_115872990_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