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都市世界:2016城市发展规划大会专家观点集锦

2016-08-17 作者:董瑞 冯茹 来源:都市世界

  雄踞城西的岳麓山,穿城而过的湘江水,静卧江心的橘子洲,与欣欣向荣的长沙城共融共生,向世人展示了一幅“山水洲城”的美丽画卷。8月16日,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长沙市人民政府、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办的“2016(第十一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隆重开幕。本届大会得到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际生态城市建设理事会、湖南省政府、美国能源基金会、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大会的主题是“绿色循环 包容韧性 和谐宜居”。

开幕式暨主论坛

  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教授级高工 张剑飞,长沙市委副书记、长沙市人民政府市长胡衡华,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蒋益民,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GIS专家、中国城市科学院研究会副理事长郭仁忠,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俞孔坚,国际生态城市建设理事会副主席、美国生态城市建设者协会主席Richard Register等领导和业内知名专家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和作报告。开幕式暨主论坛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余刚主持。余刚教授也是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余刚

  蒋益民和胡衡华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向参会国内外的政府主管部门领导、企业代表、研究机构专家以及媒体界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蒋益民

  蒋益民指出,湖南发挥“一带一路”的区位优势,抢抓国家实施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建设,将城市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住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道路,使得人居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最后蒋厅长希望大家借此次机会开怀畅谈,尽情交谈,让城市创新的激情进一步焕发城市发展梦想,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长沙市委副书记、长沙市人民政府市长 胡衡华

  胡衡华介绍,长沙作为长株潭两型社会改革实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湖南湘江新区三大国家级的战略平台叠加城市,战略地位凸显。近年来紧抓机遇、优化建设设计,努力将长沙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品质和湖湘文化标识的现代化大都市。而本次大会的举办必将对长沙城市发展起到积极的指导和促进的作用。


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教授级高工 张剑飞

中低速磁悬浮交通技术及其展望

  面对目前城市交通规划面临的诸多难题,张剑飞介绍了中低速磁悬浮交通系统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湖南省历来重视城市交通建设,国内首条中低速磁浮运营线正是诞生于长沙。据介绍,起于长沙火车南站,止于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线路全长18.55km,总投资42.9亿元的中低速磁悬浮交通项目采取PPP模式建设。实现了轨道梁标准化生产和F轨规模化生产,解决了车岔、车轨耦合的共振问题,成功应用了国内三家悬浮控制技术等多个亮点。自2016年5月6日试运营以来,截至7月19日,已累计开行3708次,运行兑现率99.8%,列车正点率99.5%。

  目前,乌鲁木齐、成都、深圳、淄博、张家口等多个城市正在规划磁浮线路,包括北京正在建设的S1线和湖南省的第二条磁浮普速项目(100公里以下)。接下来,上海将建一条160公里左右的中速磁浮实验线,高速磁浮也已经列入了国家重点研发的计划。更可喜的是,我国已经开始了超高速磁浮的关键技术研发,将在“十三五”完成攻关,建成试验线,这表明磁浮交通技术已经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拥有十分广泛的发展前景。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GIS专家,中国城市科学院研究会副理事长 郭仁忠

城市规划的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发展速度,有目共睹,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规划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郭仁忠指出,没有人否定城市规划的作用,而很多城市的问题确实有城市规划的影子。城市问题错综复杂,规划不能解决城市的所有问题,也应当承认,城市规划是存在问题的,解决好城市规划问题有助于解决城市的问题。

  城市规划在科学性、连续性PK周期性、层际约束、内部融合及外部协调五方面存在问题,简言之为“庙宇很多,门槛偏低”。为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所做的努力有很多,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努力就是借助于城市规划的信息化,计算机和数学的运用,提高科学性,协调性等

  郭仁忠认为,实施规划转型是现实强烈需求,也是不可避免的未来趋势。而转型不是以计算机取代规划师,而是辅助规划师,且需要规划的掌控,但可能这个掌控不再是周期性的修编,可能是一个延续性的领航。


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 仇保兴

构建韧性城市交通五准则

  干扰城市交通的因素众多,国际“韧性城市联盟”(Resilience Alliance)认为,有韧性的城市的韧性就是城市系统能够消化并吸收外界干扰(灾害),并保持原有主要特征、结构和关键功能的能力。城市交通韧性规划不仅要满足机动性、减灾防灾,还涉及治拥堵、降能耗、减空气污染、增社会公平等方面。交通空间具有多功能,且与建筑密不可分。仇保兴在大会主论坛上介绍了构建韧性城市交通的五项准则。分别是城市交通多样性、模块化、高通量、需求侧管理和智慧化

  贯彻多样化原则,表面上会增加局部的“人车混杂”,但城市交通整体上的韧性的增强,需要细节上的小混沌来防止突发交通整体瘫痪。城市交通模块化发展强调紧凑型、集约式的空间布局和TOD,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增强交通韧性。

  建筑与交通的“阴阳互补模块”是城市的基础细胞;微循环越好,细胞就会越健康;“大小”层层套嵌的健康“交通模块”,使城市交通韧性增强。骨干公共交通应该满足高通量要求,现代科技能提供的诸如“中低速磁悬浮”、“PRT”等高通量的交通新工具,磁悬浮车辆轻型化后“上天入地”,能够显著增加交通的韧性。

  通过减少内城停车位、提高停车费;增加公交专用道与步行街;在内城划出拥堵费收费区域;车辆牌照费;增加“无车日”天数等措施来落实需求侧管理,是提升城市交通韧性的捷径。着眼于人性化、减量化和绿色化,这也将成为我国大城市解决拥堵的重要思路。使每个出行者能够“掌控全局”,与多样化城市交通设施构成自组织的韧性整体,使城市交通更加智慧化。

  仇保兴强调“以人为本”是韧性交通的基础思维。片面追求交通工具和秩序的“简洁”,反而会使交通系统更加脆弱。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俞孔坚

海绵城市与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

  自今年入夏以来,多地出现的城市内涝,让海绵城市一词再度占据热搜榜前列。海绵城市建设的提出,无疑是城市规划、设计、建设领域的一次思维创新和探索实践。俞孔坚在报告中将海绵城市与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指出针对系统性的危机和生态灾害我们解决的途径是单一的,而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绿色的。

  用小决策解决系统问题,体现在部门分割、地区分割、功能分割、体制的管理系统,导致生态系统的水土分离,而水和其他生态问题是不能被分割的。归纳起来,即小决策是一切环境问题的根源。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是建立一套绿色的生态基础设施,即倡导的海绵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生命承载,休闲游憩,及旱涝调节。未来发展格局是浅三区战略,以水定城,以水定格局。

  未来,需要通过源头渗蓄、过程漫流、末端弹性适应、最小干预、水质净化、巧用资源等技术途径,进行一场生态的、大脚的革命。


  根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加强城市设计、推进生态修复与城市修补、加快海绵城市和综合管廊建设、倡导资源循环利用、优化城市交通、老旧小区改造、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本届大会的主题“绿色循环 包容韧性 和谐宜居”,契合了党中央城市发展思路,大会在时隔37年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之后召开,意义重大。

  大会为期两天,共开设了20场论坛,300余位业内顶级专家,涵盖多名院士和国际知名学者,以及3000多名参会代表齐聚一堂,畅谈规划。全方位、多角度深刻诠释前沿理论,全景立体展示现阶段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最新成果。分论坛的主题分别是:新型城镇化与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经验与范例、中外城镇化发展进程比较、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水系统规划与水生态修复、国际宜居城市发展与探索、城市应对气候变化路径与经验、产城融合发展、湖南绿色人文城市建设实践、绿色交通与综合交通体系、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理论与案例国际研讨会、城市综合管廊线规划建设管理、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暨中外城市更新理论与实践论坛、乡村规划建设管理与产业创新、城市老旧小区绿色化改造实践与创新、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智慧城市建设最新进展等,囊括现阶段城市规划建设和领域最热门的话题,最棘手的难题,为大家奉上了一场场精彩的干货盛宴。



原文标题:干货满满|2016城市发展规划大会专家观点集锦

文章来源: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号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E2NDY0MA==&mid=2648662462&idx=1&sn=c9bf10c045528fb6953aa72a9fd0e18c&scene=1&srcid=0816dL7bErYBCUHOwvJo4bY7#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