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三峡日报:用“生态服务”理念建人水和谐之城

2015-10-26 来源:三峡日报 2015年10月23日
  人物档案
  俞孔坚,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教授,获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并主持创办了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和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他是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的首席设计师,是中国规模最大、创立最早的民营设计公司之一,他的设计实践遍布世界多个主要城市。
俞孔坚教授获得多项国际重要奖项,曾十一度获得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颁发的年度设计奖,其中2次获得年度杰出奖;3次蝉联世界建筑节全球最佳景观奖;3个设计获国际建筑奖;还曾获得ULI全球杰出奖,2011美国建筑奖和中国第十届美展金奖等国内外重要奖项。
 
  访谈背景
  9月3日至4日,市水利局组织召开《宜昌城区现代水利发展规划》咨询会,邀请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等6名专家为规划把脉支招。会议期间,本报记者对俞孔坚进行了独家专访。俞孔坚围绕水生态保护、水景观建设、水文化传承等问题,详细解读了宜昌的水资源环境,就宜昌现代水利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议。
 
  访谈花絮
 
  运河公园设计者重游运河公园
  宜昌市运河湿地公园由俞孔坚亲自主持设计,现在运河公园已经成为宜昌市民休闲、锻炼、娱乐的重要场所。建成两年多,公园已经融入城市。
 
  9月1日,俞孔坚参加《宜昌城区现代水利发展规划》咨询会之前,特意两次前往运河公园。“公园使用情况非常好。知道我是公园的设计师,老百姓主动围过来,向我竖起大拇指,觉得这个公园非常好。”俞孔坚说,他作为公园的设计者,看到公园对老百姓有用,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感到十分欣慰,老百姓对他的认可比任何国际奖项、领导认可都重要。“我拍了不少照片,有晨练的、跑步的、休闲的、拍婚纱照的、周末出行旅游的,公园满足各种人的需求,提供了生态服务。听说公园周边的土地价格升值了,房地产价格翻了一番。”谈起运河公园及周边发生的巨大变化,俞孔坚显得很兴奋。
 
  运河公园不仅有美化环境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具有生态功能,它向大家展示了水净化的过程,同时满足大家不同的生活体验。俞孔坚介绍,在设计上,他尽量做到方便老百姓的使用。公园保留了过去的鱼塘,用艺术的手法加以立体呈现,市民可以通过廊道行走在水杉之间,可以走近水塘,可以沿着运河漫步。虽然它很小,只有十来公顷,但是它代表了宜昌水生态治理、水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
 
  宜昌有很多水资源,部分水生态破坏比较严重,俞孔坚希望能通过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恢复水生态环境,把水资源的价值挖掘出来,使宜昌真正变成一个美丽的城市、宜居的城市。
 
  运河公园是全省首个海绵系统公园
 
  记者:您在设计运河公园秉持怎样的理念?
  俞孔坚:例如在运河公园,我在设计的时候几乎没有用水泥,雨水下来都渗下去了,因为不存在防洪的问题。公园用的树种都是乡土树种,当地的茅草,湖里面是菖蒲、芦苇,管理成本很低。宜昌如果有大量类似的公园,海绵城市就建起来了。
 
  8年前,我们在建设公园时就提出了海绵城市的概念。前段时间令我很感动的是,原来公园的开发公司又找回我们,打算邀请我们做公园第二期建设,因为他们认识到海绵城市的价值。
 
  记者:我们能够说运河公园是湖北省首个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建设的公园吗?
  俞孔坚:当然,可以很自豪地这么说。水的过滤、滞续、沉淀,水生态、水弹性的恢复,这些都是海绵城市理念的体现。
 
  记者:运河公园还有哪些设计,是普通市民不易观察到的?
  俞孔坚:公园的水是从运河引进来的,串连起一些坑塘,而这些坑塘之间都有过滤系统。水从公园流出来的时候,就经过了一系列净化,流回到运河。这一套水循环净化系统,是一般人看不到的。第二,公园里使用的植被,都是有吸收功能的,例如菖蒲能吸收氮、磷、钾。此外,我们将工程量降低到最小,原来的鱼塘都留下来了,成为现在的水池。房屋都是依山而建,在不同的高度差形成不同功能的分区。跨过水塘的栈桥使用的是最简单的水泥板,这些都是借鉴当地农村的做法,体现了当地的乡土文化。
 
  记者:您站在更高的层面看,运河公园的设计还有没有什么遗憾?
  俞孔坚:运河公园还有一些遗憾,比如说我们当时设计保留的文化遗产,公园里有一处过去发电站,但最后还是拆掉了,很遗憾。运河公园只是城市海绵系统的一个点,未来希望运河成为生态廊道,不断延展,串连起更多的生态湿地,成为城市和山水之间的一条通道。
 
  总的来说,运河公园的管理使用还是十分到位的,我注意到清扫保洁的频率也比较高。希望这样的案例可以复制,宜昌有很多地方能够建设这样的水生态公园,而且建设这样的公园不会增加太多财政投资,反而会提高土地价值。
 
  以水为核心建立生态基础设施
 
  记者:您考察了宜昌的一些主要水系,您认为其他水系在进行水景观设计时,是否也可以借鉴运河公园的一些设计理念?
  俞孔坚:对,可以和运河公园一样,建立一个水生态基础设施。宜昌的水非常有特点,长江从城中穿过,水系丰富,雨量充沛。所以,宜昌可以变成一个非常宜居的城市。充分利用这套天然的水系统,首先要恢复它的生态。所以,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建立一个以水为核心的生态基础设施。
 
  我们以前做的都是灰色基础设施,例如修马路、修房子,现在,我们要建立一套以水为核心、蓝绿结合的水生态基础设施。这是决定城市是否宜居的关键。抗战遗址、码头、祠堂、老房子,这些文化遗产、步行系统、自行车系统都是可以通过水系串起来,形成一套新的系统。让人可以看到城市中有自然,让小孩子可以看到什么是真正的山,什么是真正的水。
 
  记者:就如您在发言中提到,不能单纯修建一个水利工程,在那样的环境中,青蛙都上不了岸,无法产卵。
  俞孔坚:是的,它应该有一个水生态系统功能,让河流重新有鱼、有白鹭,让小孩能摸到鱼,然后激发人的灵感,才会有诗人、画家、艺术家出来,才会有创造性。
 
  通过这套水系统还能创造自我调节、自我净化、自我滞续的海绵系统。利用生态海绵体,收集雨水,在解决城市内涝的同时,进行城市湿地的生态修复,发挥综合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这样一来,可以减少市政排水管网的铺设,节约市政投资。
 
  记者:您提到过只要城市有10%的区域是海绵系统,就能改善城市的水生态环境,您认为宜昌的老城区还有改造的可能吗?
  俞孔坚:老城区也有20%至30%的绿地,如果能在此基础上改造,恢复坑塘系统。甚至连马路都能改造,现在马路边的花坛都做得高高的,水都进不去,没有发挥作用。将来城市的网球场、篮球场、足球场都可能成为海绵系统的一部分。
 
  记者:与其他城市相比,宜昌是不是最有条件建设海绵城市的?
  俞孔坚:宜昌是最适合建设海绵系统的城市之一,也非常需要建设。因为宜昌的山比较陡,降雨集中,山区河流的水位季节性变化很明显。如果水不能滞续,“慢下来”、“留下来”,就容易产生洪涝灾害。
所以说建设海绵城市就是要保持城市的水弹性,削减洪峰,源头要滞续,过程要慢下来,末端要利用,发挥雨洪管理,生态防洪、水质净化、地下水补充、生物栖息地的营造、公园绿地营造,以及城市微气候调节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建立水生态系统提升宜居指数
 
  记者:您刚才提到水景观的建设,就宜昌来说,水文化很丰富,您在水景观与水文化结合方面有何建议?
  俞孔坚:宜昌水景观建设可以结合的文化很多,首先是历史文化,三国、抗日、三线建设留下来的工业遗址,昭君文化、屈原文化,还有一部分是现代的、当代的文化,例如滨水文化、三峡文化。除了正统文化,乡土文化也不应忽视,界碑、土地庙、龙王庙、祠堂等都是中国民间非常重要的遗产。
 
  记者:宜昌有丰富的水资源,又有三峡大坝这样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您认为宜昌有资格建一个水博物馆吗?
  俞孔坚:有,水博物馆是室内的,城市里可以建一个。类似水博物馆的,水文化馆或者是水利博物馆这些都可以建。但是,真正的水博物馆应该在室外,宜昌本身就是一个泛博物馆,要做足水文章,例如车溪土家族的灌溉系统,下牢溪亲水系统,各个水利工程,都是很好的水文化元素。
 
  记者:您刚才提到要做足水文章,是否也可以开发一些水上项目?
  俞孔坚:应该是可以发展一些水上项目,当然这个要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滨水的居住,滨水的休闲旅游活动,将来都会有,不会是遥远的事情。
 
  记者:您是水景观设计方面的专家,前面您已经参观、考察了宜昌的一些水系,您对宜昌在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方面有何建议?
  俞孔坚:首先就是要为水资源确界,这条生态保护界线要涵盖水生态基础设施、涉水敏感区,例如白鹭的产卵、栖息区域,规定水生态用地如何保护、使用、管理。其次,还要立法保护。目前,国家没有相关的大法,地方可以立法,即水生态保护法。第三,保护的最好方法是合理使用它,让人们在这里休闲、度假,滨水而居,将保护和利用有机结合起来。
 
  记者:您认为宜昌推进现代水利建设,需要重点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俞孔坚:现代水利发展规划的理念要从“把水当成资源”转向“把水当成服务”,资源是利用和开发,而服务有四大类,即水生态系统的供给服务、调节服务、生命承载服务、文化服务。要从三个层次(宏观、中观、微观)建立水生态基础设施。
 
  宏观层面,即对整个市域的水生态基础设施的规划,跟园林、农业、林业系统规划结合起来,整合遗产、旅游、慢行等系统,构成水生态基础设施。要将历史文化遗产、乡土遗产纳入到水系统规划里去。要将慢行系统纳入水系统规划,建设自行车、步行水系廊道,这样城市宜居指数将大大提升。
 
  中观层面,现代水利建设的投入要提升城市品质和价值,特别是滨水带土地的开发和经济产业的开发。要“倒规划”,以水资源、水系分布为基础,水在哪里,城市就要在哪里作出相应的土地开发调整。
 
  微观层面,强调服务的概念、绿地系统,城市中有10%的绿地,就能解决内涝的问题。建议把排涝措施由“集中”变为“分散”,集中工程的建设要分散到社区,分散到街道中去。在水景观建设上,要把“快”变成“慢”,把“大”变成“小”,把“排他的”变成“包容的”,例如河道要蜿蜒曲折,并与若干湿地串连起来,形成一整套水生态系统。(本报记者 刘紫荣 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