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a+a 建筑知识:以土地之名——土人设计首席设计师俞孔坚专访

2015-10-23 来源:a+a 建筑知识 2015, 35: 46-55
  随着当今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的数量与规模正不断地增长和扩大。人们在享受大都市带来的丰富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人口密集、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绿地紧缺——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当遭遇到过度城市化所带来的环境危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加强生态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只有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矛盾。但是在我国现有的城市居住环境下,如何实现完整的生态设施建设?怎样将设计师的审美考量与居民的生活需求相结合、让都市生态圈发挥实际功能?我们能否在最小限度破坏生存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空间和能源的开发利用,打造出具有本土特色的宜居城市?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专程采访了“土人设计”首席设计师、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教授。早在90年代中期,这位毕业于哈佛大学的设计学博士就开始了对国内如火如荼的城市建设大潮的反思。1997年,在创办了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之后,俞孔坚教授又主持创办了国家甲级规划设计单位——土人设计。十多年来,他带领土人设计团队率先开展了一系列生态景观实践,倡导把城市与景观设计作为“生存的艺术”,提出了著名的“反规划”理论与“大脚美学”,用其独到的学术思想与设计作品影响了众多的城市规划者与景观设计师。
 
  如今,土人设计已发展成为一家拥有600多名职业设计师的国际知名设计公司,项目遍布世界多个主要城市,多次获得国际重要奖项。在每一件足以引领国际设计潮流的景观与建筑作品背后,是俞孔坚教授和他的设计团队始终坚持的“土人理念”——以土地的名义,倡导天地、人、神的和谐。
 
  a+a: 在WAF近期公布的2015世界建筑奖入围名单中,土人设计有三个建筑与景观项目分别入围。其中的景观类作品“燕尾洲公园”位于您的故乡——浙江省金华市。对您而言,这个项目受到来自国际的认可,是否具有特殊的意义?
 
  俞孔坚:第一次离开金华外出求学时,母亲为我从家乡的风水林中采了一捧土,它伴随着我去过许多地方。故乡是我不断认知和追寻“土地”意义的源头,也是我设计上重要的灵感之源。一个无论身处何时何地,乡土与他都有着不可割舍的深切联系。所以,做设计时,我们也力求从对当地文化的了解和体验中,对那片土地获得一种“本地人”的感知,并真正去感悟那里的地方精神,那股源于当地的自然过程及人文过程的内在力量。只有当我们与那片土地产生深切联系时,才会设计出他们真正需要的景观。
 
  同时,对一片土地及其精神的熟知和领悟,是设计的必备基础和前提。设计“燕尾洲公园”的整个过程中,与其说是我们在主导整个设计,不如说是那片土地、我的家乡在指引着我们恢复其原有的美丽和丰产,让公园好像本来就“生长”在那里一样。所以,这次燕尾洲公园的获奖也再一次证实土人一直秉持的理念,景观应当体现人与土地、自然的关系,它应该是“天地、人、神”合一的。
 
  a+a: 今年7月,新建成的衢州鹿鸣公园正式对外开放,该项目如何体现土人设计一直秉承的“弹性景观”设计思路?
 
  俞孔坚:所谓景观“弹性”设计,我们通常从三个层面来讲。一是景观的生态弹性,即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比如如何与洪水为友,如何修建适应性的防洪堤、种植适应性植被等;二是景观的社会弹性,即为使用者创造富有弹性的体验空间和社会交往空间,使场地成为促进使用者之间关系的纽带;三是景观的文化弹性,即设计中融入当地的文化习俗,并将那些断裂的文脉连接起来,强化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概括起来,“弹性景观”实际上是针对洪水控制、水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土地保护和管理等多重紧迫问题的解决方案。在衢州鹿鸣公园中,我们也是从这些方面展开,先从了解场地及地方文化开始,然后在设计中保留并保护了场地原有的地质特色及其生态基底、引入生产性植被、修建水上漂浮的栈道以及尊重当地的文化遗产等等,来满足那里生态的、社会的及文化上的需求,从而实现“弹性景观”设计。
 
  a+a: 在您看来,城市与乡村之间应当建立起一种怎样的关系?城市生态景观在建立这种关系的过程中充当着什么样的角色?
 
  俞孔坚:中国快速的城镇化过程是在推进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但同时也伴随了对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我们看到城市中绿地的减少、内涝问题日益严重、河流被污染和渠化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重构生态开始,从恢复和构建生态基础设施开始。生态基础设施是城市及其居民持续获得自然服务的基础,它不仅包括传统的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还更广泛地包括一切能提供自然服务的城市绿地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系统及自然保护地系统。所以,未来的城市应当是 “新桃源”城市或“新田园”城市,即是低碳或零碳的、生产性的、节约型的绿色城市。在城市中重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并恢复其如乡村般的生产功能。
 
  同时,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也需要从保护性的建设开始规划。在长期的灾害经验中,中国广大乡村保存了一些对保障土地生态安全有关键意义的景观格局和元素,如茂密的山林、蜿蜒的溪流等,它们往往同当地的信仰体系紧密结合。所以,乡村不仅是人地生态关系协调的基本单元,也是草根信仰的载体。因此,我们也急需构建乡土遗产景观网络,在保护民间信仰基础的同时,让乡村依旧是一个充满诗意和人性的地方。
 
  总结起来,城市与乡村的生态景观应各具其特色、各具其功能,并相辅相成,来共同构建起区域的生态安全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是从物质上保障人民的栖息和安宁,而乡土遗产景观是从精神上保障一个地方的文化特征,以及人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a+a: 您倡导的“生存的艺术”感动了无数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也为行业内的建设者与领导者们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在推行“反规划”设计理念的过程中,您遇到过的最大挑战是什么?(目前还面临着哪些障碍?)
 
  俞孔坚:在资源匮乏和环境恶化的今天,我们的城市建设与规划早在呼唤新的策略,景观设计也同样如此。“反规划”策略是要纠正当下的规划和建设方法——那种依据人口规模和土地需求来推算城市规模和空间布局,然后在再来强固城市防御体系、防止和对抗自然灾害的方法。“反规划”设计理念是回归到从理性认知、尊重和保护场地开始,以最少的干预和较低成本来实现最具地方特色的新景观。这种新景观需要一种新美学与新的价值标准,需要颠覆既有的价值体系和审美观。这种新价值观的建立,以及多部门协调解决问题的体制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
 
  要将“反规划”设计理念持续推行下去,与其说是要清除许多障碍,不如说是需要时间来转变和接受新观念。在上至管理阶层、下至平民百姓的景观认知中,重建起对地域自然景观及文化风俗的认识和深化,并在此基础上唤醒他们对自己真正所需要的景观的渴望。当新景观成为人们内心自然生长出来的需求时,才最容易被接纳;而内心对事物的认知和接纳最易从体验中获得。所以我们希望土人既有的作品成为我们“反规划”理论实践的宣传大使,让人们在切身体会中来认识这个规划策略,以及看到它对环境所带来的良好的可持续性的影响力。
 
  a+a: 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和设计师将“海绵城市”理论与方法应用到规划设计实践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您认为,要想彻底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建设生态友好型居住环境,我们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俞孔坚:城市内涝是中国大多数城市都面临且需要持续解决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海绵城市的推行能够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内涝问题,但要彻底解决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从2003年“海绵”概念的初次提及,土人设计在一系列项目中实践了“海绵城市”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天津桥园、上海世博后滩公园到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等等,这些项目不仅得到当地广大市民的喜爱,更在国际上获得认可和褒奖。去年年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开始全面展开,这个概念已进入广大城市决策者的视野。同时概念也被官方文件明确提出,生态雨洪管理的思想和技术已从学界走向管理层面,并在实践中得到有力的推行,所以当下已有一股齐心协力的势头来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而且在我看来,“海绵”的概念不应只在城市范围内体现,也应扩展到区域和国土这个更广阔的层面上去,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建设“海绵国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