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重庆晨报:城市中建生态廊道 让湿地成“绿色海绵”

2013-09-10 作者:蒋艳 王寒露 来源:重庆晨报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 俞孔坚
 
 
  热点3:防涝
 
  城市的现代化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城市土石建筑增多,在北京大学景观设计研究院院长俞孔坚看来,用水泥建成的堤坝、桥梁、高楼大厦,给城市“裹了小脚”,他提倡多建一些生态廊道,让城市回归自然。
 
  “城市需要基础设施,但更多的应该是生态的、自然的。”俞孔坚说,除了修建城市排水系统,还应多在地表种植植被,将雨水和城市排水吸收、净化,“就像一块块大的绿色海绵”。
 
  “绿色海绵”多了,城市形成一个个生态水处理系统。同时,美化了城市的环境。俞孔坚举例,哈尔滨建了雨洪公园,是城市中心湿地,让雨水就地留下,防止城区的雨涝,也补充了地下水。
 
  俞孔坚说,城市的绿色技术小的方面,还可以走进每家每户。比如,在阳台收集雨水,利用雨水浇灌自家的植物,同时,让雨水进入家庭内部的水循环系统给室内降温,节省能耗。
 
  俞孔坚认为,很多城市有着宽阔的马路,但重庆这座城市的特点就是山城,垂直地形比较多。应该以人行为本,根据地势修建道路,放弃部分需要开山凿石的宽敞大马路,分开修成一条条窄马路,不仅可以减少破坏环境,也可以变成交通“毛细血管”,为大马路上的车辆分流。 本组文/重庆晨报记者 蒋艳 王寒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