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城市雨涝,经济而高效的解决之道是建立绿色的雨洪滞蓄系统,综合解决水涝、雨水资源化、地下水补给和生态环境改善等目标,而非简单地靠巨资建设常规的市政排涝管网来解决。”近日,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俞孔坚对本报记者说。
俞孔坚告诉记者,当前城市建设让他感到悲哀的是,每当雨季来临,街谈巷议中,弥漫着对雨的恐惧。“快把雨排走!”成为人们异口同声的呼号。书记忙起来了,市长忙起来了,市政管道工忙起来了,抽水泵站忙起来了。彻夜不眠,目标只有一个:赶快把水排走!
在俞孔坚看来,如同堵车、污染一样,城市内涝已经成为中国城市普遍存在的病痛,而更让人担忧的是,面对这样的城市病,庸医泛滥;我们的城市决策者往往又是急病乱投医,结果会把城市置于更加不可收拾的境地。
作为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专家顾问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城建顾问,在北京“7·21”暴雨后,俞孔坚给市委书记郭金龙写了一封信,建议“建立‘绿色海绵’解决北京雨洪灾害。”建议的重点就是,对待城市雨洪,要采用正确而简单、高效而经济的做法,建立城市“绿色海绵”系统,利用绿地滞留和净化雨水,回补地下水。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城市雨洪及雨水污染处理的基建设施建设普遍缺乏。业内人士预计,20年内我国雨洪防治需2万亿元投资,每年投资规模在1000亿元左右。
但在俞孔坚看来,借助于铺设更大型排水管道,更大的泵站和建更坚固的水泥堤坝,来解决城市雨涝会带来很多的问题:
首先,经济上负担巨大。由于北京气候极端,建造足够大容量的地下管道系统来排泄极端暴雨,十分昂贵和浪费,会增加未来城市管理的负担。“这些设施必须常年维持良好的状态,否则便失去意义。而要维持这套‘灰色基础设施’,其代价是巨大的。”俞孔坚说。
其次,水资源浪费。北京严重的缺水,地下水位平均每年下降1-2米。雨水不能补充地下水,是问题的主要原因所在。“雨水不应是灾害,而是福音。雨水是宝,不可排而需留。”这是俞孔坚反复强调的观点。为此,他建议,尽快由市政府协调,组织协调城市规划、园林绿化、国土、水务等部门,成立“绿色海绵”工程的指挥部。
俞孔坚建议,由规划部门牵头,协同各相关部门,对现有绿地、河湖及道路系统,小区绿地和分散式排水管网进行系统整合,做一个“绿色海绵”的长期规划和近期建设的系统方案。包括恢复河漫滩,建立雨洪公园,降低公园绿地标高,沿路设计生态沟,在社区建立雨水收集绿地等等。
记者了解到,由俞孔坚率领的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的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从解决城市问题出发,利用城市雨洪,将公园转化为城市雨洪公园,从而为城市提供了多重生态系统服务:它可以收集、净化和储存雨水,经过湿地净化后的雨水补充地下水含水层。该设计获得了2012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杰出设计奖。
“如能建立‘绿色海绵’,则城市的雨洪就不再是灾害,而是福音了。如果我们城市的后代能在雨后听到蛙声,那将是何等的福祉!”俞孔坚说。